近日,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,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旨在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,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。致公党中央法治委员会顾问、《中国法治》杂志社社长、《中国廉政教育内参》主任、《中国法治内参》主任邱玉民表示,作为媒体,我们肩负着舆论监督和宣传引导的重要职责。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,党风政风为之一新,社风民风持续向好。然而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必须锲而不舍、驰而不息。在廉政建设的征程中,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关键一环,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,也是赢得党心民心的重要保障。 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,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,查处了一大批违规违纪案件,形成了强大震慑。从违规公款吃喝到违规发放津补贴,从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到违规使用公车,一个个案例敲响了廉政警钟。这些案件的查处表明,党中央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态度,不论问题大小,只要触碰纪律红线,必将受到严肃处理。 但是,仍有少数人抱有侥幸心理,试图规避监督。一些“四风”问题由明转暗,穿上了“隐身衣”,比如“不吃公款吃老板”、“隔空收礼”等现象时有发生。这些新动向给监督执纪带来了新的挑战,也提醒我们,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能有丝毫松懈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创新监督方式。 编委会主任孙世山表示,作为媒体,一方面,我们要持续关注各地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进展,及时曝光违规违纪行为,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。通过深度报道、案例剖析,让公众了解腐败行为的危害,增强全社会的廉洁意识。另一方面,也要积极宣传正面典型,报道那些严格遵守八项规定、清正廉洁的先进事迹,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。 编委会副主任文会川强调,我们还应加强与公众的互动,鼓励群众参与监督。利用新媒体平台,畅通举报渠道,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。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,提高公众对廉政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,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腐败的良好氛围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。只有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,才能让廉洁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。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,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为廉政建设贡献力量,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,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旗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