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

实时·准确·聚焦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文化 >

在时代的高光里 撒下艺术变革的种子

2018-06-21 09:52 | 人民网 |
我要分享

“当年角逐艺坛,犹忆促膝谈心,笑旁人称瑜亮;今日栽培学业,独怀并肩同事,悲后辈失萧曹”——1956年10月30日晚,广州人民戏院舞台上,52岁的薛觉先演出《花染状元红》,演到第四场时,突然双脚麻痹,几乎跌倒,但他仍坚持演毕全剧并坐在椅子上向观众谢幕。散场后随即被送进医院医治,发现是脑溢血,第二天即离世。马师曾写下的这幅挽联表述知音不再,煢然孑立的怅惘。
今人谈及“薛马争雄”,都说那是粤剧历史上浓墨重彩描画的年代。由薛觉先担纲的觉先声粤剧团和马师曾为首的大罗天粤剧团,雄踞省港澳,成为戏剧舞台两大支柱,为艺术、为市场、为生存,展开了激烈的竞争,以繁花竞放之势,大大推动了粤剧的发展。
有关薛马二人之登堂入室,老文化人梁俨然寥寥数语就写得很清楚:“薛觉先初入人寿年班,当第三丑生,演《三伯爵》一剧扮演富有余一角,唱一支祭奠曲,唱法直逼朱次伯《夜吊白芙蓉》一曲,大获观众赞赏,随即调升正印,梨园乐班把他聘去与陈非侬合演《宝玉哭灵》《玉梨魂》等剧,卖座空前,从此薛更兼演小生小武戏。人寿年班自薛去后,聘马师曾入继,由于两人戏路不同,马演薛戏,不获观众赏识。后得千里驹、靓少凤等前辈协助,在《苦凤莺怜》一剧中马演余侠魂,唱《观音庙诉情》一曲,马的乞儿喉腔果然另有风格,又得观众称赞,继演《佳偶兵戎》一剧,轰动剧坛,造成卅年代薛马争雄局面。”
上世纪初期的剧坛,名团林立,高手如云。观众长期浸润于热闹的市场之中,自然精通品鉴。薛、马二人日后的出类拔萃,各领风骚,可以说与他们超群的实力、眼光、组织才能、江湖经验分不开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