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

实时·准确·聚焦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法治 >

揭秘高考招生典型骗局

2018-07-09 10:56 | 人民网 |
我要分享

“狸猫换太子”伪造入学假象
据了解,学历教育学生须通过高考招录,高校无法仅收钱办理入学。但有些不法分子谎称被害人交够费用即可被高校录取,实则通过报名港澳台侨胞班、短期培训班、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“狸猫换太子”。
儿子高考成绩并不理想的谢某就曾经遭遇过类似骗局,他找到刘某为儿子办理北京大学入学事宜。刘某表示通过第三方途径缴纳48.5万元给北大,就可以去北大汇丰商学院,享统招待遇。但入学后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,缴纳学费后发现就读的是短期培训班,遂退学。
法官说,骗子往往抓住了某些家长希望通过钱疏通高校的心理,利用“缴纳高价即可录取”的借口和高校开办非学历教育的契机实施诈骗。不仅如此,近年来,法院在案件审理中还发现,虚假入学、虚假毕业证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招犯罪手法。
在海淀法院办理过的一起案件中,被害人王某父亲找到自称是中国政法大学老师的刘某,协商以30万元价格办理统招生入读。拿到“录取通知书”后,刘某告知王某先以插班生的身份入学,给其一张课表,并安排校外宿舍。随后,刘某为王某办理了假学生证,录入了假成绩,甚至还伪造了王某的毕业证、学位证、三方协议、报到证等一系列毕业手续,但王某参加工作后,单位却无法在教育部网上查到王某的毕业证书编号,王某这才知道被骗。经警方调查,刘某等人通过类似手段已经实施诈骗9起,犯罪金额高达220万元,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。刘某虽然落网,但王某宝贵的四年时光却再也追不回了。
看过了上述骗局,法官提醒家长们在为孩子填报志愿时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。海淀法院的另外一组数据显示,与5年内97起诈骗事实相比,北京市在2008年至2017年的十年间,只审结了1起涉高招受贿类案件。由此可见,家长们通过金钱谋求在正规途径外的招生便利的想法,实践中基本不可能实现。非正规渠道中只有大量的骗局和陷阱,一旦上当受骗,除了财产损失,更可怕的是对考生求学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网友评论